电话:13379033229
邮箱:sxtlxh@sxtlxh.com
邮编:710016
地址:西安市未央区凤城三路百花村社区D座2507
昨日(17日)收盘,铁矿主力合约跌至1193元/吨,幅度一度超9%,焦煤、焦炭紧随其后,跌超4%。此外,聚乙烯、聚丙烯、橡胶、聚氯乙烯等多种化工品走跌。大宗商品的拐点真的要来了?
暴跌5000元/吨!几十种化工原材料价格下滑
今年以来,钢铁、有色、石化等行业的主要产品价格延续了去年底以来的上涨态势,5月以来,以铜和原油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,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速度明显加快,从而引发市场通胀预期。
此次原材料价格下滑的原因多数与下游抵触高价、库存急需出清以及产业链供需失衡有关。另有机构分析,从“直冲天际”到“陡然下跌”,化工市场行情急转直下离不开有关部门的监管。
环氧树脂
5月17日,固体环氧树脂报价30000元/吨,较月初下跌5000元/吨,跌幅14.29%。液体环氧树脂报价32100元/吨,较月初下跌5150元/吨,跌幅13.83%。环氧树脂产品自“五一”小长假前便开始下滑,目前固体价格即将击破30000元/吨。
丁二醇
5月17日,丁二醇(BDO)报价23900元/吨,较月初下跌3625元/吨,跌幅13.17%。华东地区BDO市场弱势运行,中下游补货意向不强,少量现货订单压价商谈;华南地区BDO市场偏弱震荡,目前需求端跟进疲软,买盘商谈气氛清淡。场内报盘低价混乱,厂商多随行就市偏低商谈,低端听闻至21500元/吨附近待落实。蓝山屯河5月BDO挂牌华东26100元/吨,华南26300元/吨,较4月下跌3900元/吨。
丙酮
5月17日,丙酮报价7400元/吨,较月初下跌850元/吨,跌幅10.30%。华东区域丙酮已击穿7000元大关,商谈区间在6900-7000元/吨,短期内港口库存持续处于增长的态势。
环氧氯丙烷
5月17日,环氧氯丙烷报价13700元/吨,较月初下跌1433.33元/吨,跌幅9.47%。国内环氧氯丙烷市场弱势整理运行,下游需求跟进不足,从而拖累市场整体行情,环氧氯丙烷价格反弹承压。目前市场整体气氛不佳,目前持货商现货压力不减,不乏有让利出货,需求面未有明显改观下,预计国内环氧氯丙烷市场将延续弱势局面。
TDI
5月17日,TDI报价14533.33元/吨,较月初下跌1133.34元/吨,跌幅7.23%。国内市场偏弱震荡,业者心态看空,场内交投气氛清淡,下游询盘低位,市场价格高低不一,场内出货不畅,后市行情偏弱势整理。
MDI
5月17日,聚合MDI报价17550元/吨,较月初下跌1325元/吨,跌幅7.02%。华南地区聚合MDI市场行情弱势震荡,贸易商出货为主,一单一谈,下游谨慎跟进,部分刚需询盘。华东地区聚合MDI市场行情低迷,贸易商保持出货,一单一谈,下游零星买货。
价格方面,万华货(PM200)商谈价17200元/吨左右,上海货(5005、44V20、M20S)商谈价16800-17000元/吨,一单一谈。(含税桶装自提价)。
双酚A
5月17日,双酚A报价26540元/吨,较月初下跌1520元/吨,跌幅5.42%。下游环氧树脂缓慢复苏,新订单有限,入市采购以刚需为主,目前正在僵持运行,整理为主。
正丙醇
5月17日,正丙醇报价8833.33元/吨,较月初下跌500元/吨,跌幅5.36%。五月假期过后,国内正丙醇市场整体维持着弱势稳定运行,个别地区经销商受库存压力影响,小幅下调正丙醇出厂价格,下调幅度100-200元/吨。受需求压力牵制,山东地区正丙醇现货供应商下调正丙醇出厂价格,下调幅度300-600元/吨附近。
己二酸
5月17日,己二酸报价10380元/吨,较月初下跌560元/吨,跌幅5.12%。华东地区己二酸市场行情疲软,报价走低,经销商有让利空间,场内询盘正常,厂家库存压力一般,出货正常,经销商积极出货心理。下游多以刚需采购为主,需求企稳,料近期市场价格窄幅调整,不排除继续下滑的可能。
异丙醇
5月17日,异丙醇报价8800元/吨,较月初下跌466.67元/吨,跌幅5.04%,浙江新化化工关于异丙醇的报价为8500元/吨。异丙醇市场疲软下跌,持货商出货缓慢,国内工厂供应过剩,价格竞争激烈,预计工厂仍有下调的可能,市场大概率承压走跌,成交保持冷淡。国内原料丙酮下跌,华东丙酮法异丙醇工厂开工率提高,现货供应紧张情况得到缓解,加之下游多观望为主,买盘谨慎。预计短期内异丙醇继续小幅下调。
PTA
5月17日,PTA报价4550元/吨,较月初下跌190元/吨,跌幅4.01%。PTA在经历了1-4月份底部价格逐步抬升的阶段后,五一假期过后行情步入盘整期,并随着下游聚酯负荷的回落,终端订单延迟回归,加之新装置投产预期临近,PTA价格逐步下滑。
监管出手!国务院、央行:加强大宗商品市场调节
央行和国务院也关注到近期的大宗商品价格变化。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,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,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。
上周大宗商品尤其是黑色系从大幅上涨到大幅下跌的切换点就是5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。国务院常务会议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监管机制之一,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能成为会议议题,是比较罕见的事情,也说明政府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视。
会议要点
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。会议要求,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,做好市场调节,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。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,保持经济平稳运行。
一旦国务院层面有所指示,市场预期将有相应的政策出台。故而,这一新闻发布的当晚,黑色系品种夜盘时段就出现下跌,之后持续下行,直到上周五收盘。
除了高层喊话大宗商品价格和货币政策变化外,市场有关部门的介入,同样加剧了市场情绪的转变。5月10日,上期所、郑商所、大商所3家期货交易所陆续通过调整部分品种交易手续费、保证金标准及涨跌停板幅度等方式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。5月14日,国内钢铁重镇唐山市就钢铁价格约谈全市钢铁生产企业,要求规范价格行为,维护良好的价格秩序。
对于此次降价,相关业内人士表示,此前化工原材料价格飙升,除了供需失衡之外,市场中经销商、中间商的炒作,囤积居奇、坐地起价的情况不在少数,市场需求的反弹和回暖远没有那么迅速。那么在开工率提升,供需情况逐渐恢复的情况下,化工品价格触顶回调将是正常趋势,价格走低只是早晚之事。